琉璃的分类、保养方法及价值[转]
Picture

什么是琉璃 ?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 ,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琉璃 ;一种是陶胎琉璃 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 釉制品。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 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 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而成。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 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 制品。

琉璃 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 、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佛教传到中国后,奉琉璃至宝,“药师琉璃 光如来”所居的“东方净土”,即以净琉璃为地,光照“天地人”三界之暗。经书中这样写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古法琉璃 因此成为佛家七宝之冠。

琉璃的分类

琉璃的分类

A类: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什么是琉璃石?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天工开物、珠玉篇》载:“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占城火齐,其类相同……其石五色皆具……此乾坤造化,隐现于容易地面。”现在,天然琉璃石日益稀少,尤为珍贵。
 什么是琉璃母?
 琉璃母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使其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改善。《钱围山业谈》载:“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琉璃母者,若今之钱滓然,块大小犹儿拳……又谓真庙朝物也……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色,而不克自必也。”

B类:台湾琉璃。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来。工艺脱胎于[pate-de-verre],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为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有明显的差异。但因为两者形态近似,有人把台湾琉璃称为西洋琉璃。
 
C类:水琉璃。

水琉璃是如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打没有琉璃的金属之音,而且日久容易变色、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非常低。


琉璃的制作工艺

古法琉璃 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


琉璃 的价值

     琉璃
 属于价值不菲的工艺艺术品,它的价格比水晶还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古法琉璃 材料的特殊性,而且其工艺极具复杂性与高难度,因此其成本非常高。其二,琉璃是一种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 产品.

琉璃在古代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战国琉璃供王室佩戴。古琉璃的价格,应远高于当时玉的价格。

 一件琉璃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一是看它能否反映玻璃的特质;二是作品工艺的精致度,琉璃的铸造要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

    现代西洋琉璃主要以台湾和欧美制造工艺最佳,由于其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而极富艺术美感。普通装饰件大小的琉璃藏品价格一般在人民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制作厂商普遍采用全球限量发售,这使得琉璃尽管批量生产,却具有收藏升值潜力。一件宋楚瑜访大陆时送给汪道涵的琉璃作品千禧龙,于新千年推出时售价1000美金,而如今公开售价已经达到2000多美金。

古董珠饰渐成收藏新时尚 琉璃珠升值空间大.现在,许多对古玩有些研究的收藏家们,身上也会带些珠串,这些珠串,大都是些古董,相对于新的珠串,显得更有品位,也更有收藏价值。 许多古珠在古代就是一种神秘的护身符,这些久远的古物能给佩戴者带来吉祥与宁静,具备一定的心灵价值。

     古代珠饰首先是珠宝,其次是古董。既是古代的珠饰它就有珠宝的价值,客观上古珠饰的价格,目前还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值。古珠饰是古董、是文物,它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加上其材质本身的价值,其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质,传达着深邃的历史文化。珠串的神奇之处,它们长期以来许多收藏家们的藏品,其中不少珠品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中日益珍罕,倍显珍贵。琉璃珠,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早已是公认的重要文化艺术品。除欧洲、美洲、非洲等各大博物馆,有专业专区的收藏、展示、研究外,还有很多专业的珠饰博物馆,崭新的角度展示、呈现于世界大众面前。其特异的文化艺术性,是非常迷人的。

 老珠的品种、数量不但日益减少,价格也一直持续攀升、增值,部分珠品甚至有行无市而十分难觅。老珠市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除了纯商家以外,不论是精选细挑的藏家或玩家,还是不计好坏以大量购入为乐的纯买家,其购入后就很少再将藏品卖出。

  古珠身上的神秘图案,在古人心目中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春秋至战国时期经济繁荣,百家争鸣。半透乳状的铅钡玻璃材质温润有加,琉璃璧以谷纹居多,琉璃剑饰多见柿蒂纹,做工严谨,显得精神气十足。战汉时期以玻璃工艺制作这些礼器或者饰品的器形功用,均与玉器一致。简洁的礼器造型被古人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传沿至今。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是古玻璃器中最经典的类型,结合“缠芯法”与“镶嵌法”制成。多见蓝、绿、白色玻璃胎,表面嵌黄、白、蓝色相间的的多层圆环眼饰,形似蜻蜓的复眼,俗称“蜻蜓眼”。源于埃及,但极富创造力的战国工匠将蜻蜓眼工艺演化到极致,孕育出独特的中国风格。色彩布局规整大气,使之成为当时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古代琉璃的清理与保养


玻璃器虽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本身结构容易膨胀变化,更加要仔细处理。皮壳作为长久的化学反应,也是一种平衡的表现,不可随便清除。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固定一个地方摆放,控制适当的温度,绝对要避免曝晒或者冷藏等温度的急剧变化,使之慢慢适应。大件或者高古的话建议先放几年不清理,尽量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古代玻璃的清理,有器皿大件、珠饰小件的区别,也要看皮重皮轻,高古近代。
高古、大件及皮厚的最好保持原有品相。小珠类先看其坑口的出土状况,皮壳轻微的可以考虑适当清理。
品相好不脱皮的可以用酒精清洁,同时也是消毒。不宜用水,也不宜用84消毒液或者清洁剂。
如果珠类是作为装饰品佩戴于身体,提供一个小方法先行处理:把单颗珠置于小棉袋中戴一阵子,让珠子的表面与棉布接触,使之适应。
如果是高古的战国蜻蜓眼珠之类,皮重的就尽量不用清理。
如果是立件,在放置好之后,就尽量不要搬动,也不要上手!
古代玻璃的质地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及保存环境,古玻璃器的保养应该以预防性保护为主。
玻璃在常温下为刚性体,硬度高,具脆性。在收藏中尤其要防挤压、碰撞、振动等机械性损伤。玻璃长期在水、酸、碱、空气等物质的参与下,会从表面开始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如造成潮解、腐蚀、碱化、失透、粉化、晕色、虹彩、脱落甚至炸裂等现象。
我们一般认为玻璃化学性质稳定,是耐水的,其实水会对玻璃表面产生化学侵蚀作用,空气也是如此。
所以说,保存玻璃的基本环境条件是低温干燥并保持空气纯净度无污染。其相对湿度应以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下限为宜,即RH在35-45%的范围。潮湿环境对玻璃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
对已经风化腐蚀的玻璃器,除改善保存环境防止袭击损坏外,可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对出现表面粉化、脱落等现象者适当封固、粘结。受一定风化影响,透明度下降程度稍轻的玻璃器可用稀释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碱,恢复透明度。
古代遗存较少、脆弱易损者,应倍加妥善保管。
如何清理皮壳,或如何盘玩古代玻璃用以佩戴?
这里特别指出古代琉璃不同于玉器,其皮壳本身就是玻璃器的特征与赏玩之处。除清除外加的杂质外,如果非特殊原因应尽量保持原状,以免得不偿失,尤其指高古或一脆损者。就笔者所知,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古玻璃破损非常之多,实在令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