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擦擦
    在藏传佛教中,擦擦是无数璀璨艺术瑰宝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广大僧俗信众寄托自己心愿的圣物,被普遍供奉于神山、神殿、寺庙旁,或者江河湖泊之中,也有的供奉在大路中央或者交叉路口。人们为了存放擦擦方便,还专门修建了一种叫擦康的建筑。还有的擦擦要按着宗教仪轨装藏于大佛像的体内、佛塔里;还有的擦擦为人们随身携带,当护身符。总之,擦擦和玛尼石、经幡等一起,被人们当作祈祷人生的重要途径。是世界人文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擦擦一词的发音来自梵语,其意是指泥制小佛像。就其质地而言,一般讲,擦擦都是用泥土制作的,土质越好,制出的擦擦的质量就越高。制作擦擦前,必须先准备好凹型模具,这些模具有铜质的,也有铁质的或者木质的,由于要制作的擦擦各式各样,模具也呈千姿百态。制作擦擦时,只需将湿泥巴填入模具中制出泥坯,晾干后即是擦擦。但是这些泥制擦擦并不结实,一般制好泥坯后还要经过烧制,使小泥佛变成小陶佛,这样,擦擦就变得即结实又美观了。除了原色的擦擦外,也有彩色的擦擦,如黑色、红色、蓝色,也有将泥擦擦外表绘以彩画的彩色擦擦,使擦擦更显丰富多彩。由于地域的区别,其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熟悉的人只要看擦擦的土质、烧制程度、外观形状、颜色等,即可分辨出这是哪里制作的擦擦。
        泥土是制作擦擦的基本材料,并不是唯一的材料,也有混以其他比较贵重材料的,如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砗磲,蜜蜡,名贵药物,大师体液等,这样的擦擦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擦擦还因其制作者的不同,造像粉本的区别,存世量大小的不同也决定它品质和意义的差异。
        擦擦历史一般认为从公元七至九世纪开始至今。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演化过程。因其材质易取,制作条件约束较小,从古至今遗留下了不少的文化艺术精品,尤其是明清时期制作的普通擦擦,存世量相对还是很大的,这些擦擦为民族宗教宗教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毕竟因为其存世量相对较大,并且工艺精致,材质考究,宗教意义殊胜者又相对较少,目前收藏价值并不大。

下面先将擦擦得种类做一简介描述,以便读者区分。

        一、泥擦。一般用最普通的泥巴制成,古往今来,各大教派,各大寺庙都有制作大量的泥擦。用于装藏佛像,佛塔,或者存放于专门修建得擦康内,也有个人制作大量的普通泥擦,为家人消灾驱祸,此类泥擦以素泥为多,也有信徒选用每年首次新收的粮食,在制作擦擦时,在擦擦后背嵌入一颗或者几颗青稞作为礼佛谢恩之用。在古老的擦擦中,普通泥擦尚属于存世量相对较多的一种。除罕见品或属于“名擦”的泥擦以外,绝大多数泥擦其价值相对较低。

 
        、骨擦。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份掺入骨灰而得名。西藏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水葬,塔葬等。火葬后将骨灰和泥土混制印制的擦擦为骨擦,比重小于泥擦。此种“骨擦”也较泥擦为少,传世者相对更少,多数出土自塔腹。艺术、收藏价值较一般泥擦高,有一定文物价值。【如何区别一般人骨灰所制骨擦和活佛骨灰所制骨擦----一般人骨灰所做骨擦会印制一些佛塔类的擦擦,或者印制一些金刚萨埵和不动佛等以减轻在世时的罪孽,加持之后一般放在清静之地使之积德,而圆寂后的高僧大德骨灰所制骨擦一般会印制一些佛像类的擦擦如文殊菩萨,度母,释迦摩尼,大威德金刚等】

        三、布擦【又名懂擦,】。据藏传佛教仪轨,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实行塔葬,此为藏地最高级葬礼。塔葬之先,须将大师法体用盐巴、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方可塑成金身,安放于金、银灵塔塔瓶之内,供万世瞻仰。此种灵塔在布达拉宫塔殿内有八座,供奉着八位达赖(五、七至十三世达赖)的法体。扎什伦布寺的灵塔内供奉着五至十世班禅的法体。将脱水处理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称为“布擦”。藏语“布”意为法体。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因此信徒认为布擦做护身符,挂在身上,可得佛法护佑,以避邪恶。东嘎·洛桑赤列大活佛还认为,正挂大师布擦于前胸,不离方寸,意与大师心心相印。这些浸透着活佛血水的盐巴、藏药制成的擦擦就是无价之宝。当年十世班禅大师的法体在保存时,就制成了近百个这样的擦擦。因为,在广大信徒们心中,这种高贵而神圣的擦擦,可以包医百病,可以祛除一切邪恶。

        四、 药擦与特制七宝擦擦,传世品中尚有数量极微的“药擦”和一些特制的佛教七宝擦擦。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宗教仪轨,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份的药泥)而取名“药擦”。在制作时阿嘎土中掺入藏传佛教七宝金、银、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砗磲并选用精良模具所印制的混合材质七宝擦擦存世量也极少,这种擦擦当时一般由个别寺院或者地位较高的人出资制作,制作数量有限,由大德高僧加持开光,对佩戴者得地位也有较高的限制,一般民众拥有此类擦擦的极少。

五、名擦。类似“名书”、“名作”,因出自名人、名家之手而得名,故将达赖、班禅大师等大活佛、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分类作“名擦”。此种名擦背面几乎都工整钤盖有大师本人的印鉴痕蜕、指纹或标记,名擦多由特制精工的擦模制成,工艺细致非凡,材质考究,又经大师亲手制作,注入圣力,在信徒的心中也有很巨大得宗教意义,收藏价值也颇高,【名擦题材一般佛像居多,制作名擦得班禅达赖大师一般会制作不同题材的好几款,发放给信徒,高僧和各大寺院,在名擦中有两个特别的种类需要另述,就是班青准堆”和“玛依护法”这两款擦擦都由特制的图案制成,分别代表着班禅大师与达赖喇嘛的最高权力,两种图案分别为班禅和达赖个人所有,他人不得印制,属于名擦中级别最高的擦擦,并且尺寸小巧,为特制的护身擦擦,保护佩戴者的身体和心灵不受业力侵害。班青准堆为班禅大师亲制,代表图案为金刚灭蛇,玛依护法为达赖喇嘛亲制,一套两枚,分别为牛背金刚和大威德金刚护法,大威德金刚护法背后有达赖喇嘛金汁亲书的铭文,这两种擦擦制作量相对其他名擦更少,是珍贵的佛教艺术珍品! 

 
六,其他意形擦擦。在寺庙或者转经路上,偶尔可以看见一些信徒蹲在河边或者池塘边手拿着一个或者多个擦抹不停在水里泡,他们正是在水里印制擦擦,将其称之为水擦。除此之外,有的地方也有打火擦的习惯,即用擦模不停的在燃烧火焰之上反复扣压。意为将火焰作为材料印制擦擦。此为火擦,有的信徒把一个或者几个擦模拴在转经筒上转动,意为随着经筒的转动可在风中印制擦擦,谓之风擦,可谓无才不用,行为有些像我们今天得行为艺术,藏族人认为,人得身体由土火水风四大元素构成,因此制作擦擦的材料也与之相关联。

总的说来,擦擦作为一种佛教微型雕塑,在藏传佛教中沟通“人与神”之间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纽带与媒介作用,藏区有的擦擦供于荒山野洞之中,有的供于佛像佛塔内,有的供于寺庙得殿堂之内,甚至有的用玲珑绸缎包裹起来供于金制或银制的精美嘎乌之内,同样题材的擦擦供奉形势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印制材料的区别和印制者身份的高低,以及是否受过大德高僧加持有关,这一点,对于佛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擦擦作为佛教用品宗教观与价值观的体现。因此,作为“佛教用品”,一件擦擦的珍贵与否并不在于他年代是否悠久,或者题材多么少见,人们更多的是在乎他无可估量的宗教意义。那些普通的泥质擦擦,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上,收藏价值和宗教价值与布擦,名擦,药擦等珍贵擦擦相较不可同日而语。


----------------------------------------------------------------------------------
各类擦擦特征简述

1---泥擦。泥质有白色,红色,青灰色黑色等,相对其他材质比重较重。
2---骨擦,相对同体积泥擦质地较轻,常见为灰黄色。一般分为大师骨擦与普通人骨擦。
3---药擦,藏药制成,或者药泥制成,遇疾病可食用。纯药常见为青黑色较多,药泥制有白色,砖红色。闻有药味。
4---七宝擦擦,七宝中除了金银其他材质磨成粉后掺入泥土均不明显,所以主要特征为通体布满金粉和银粉,闪闪发光,擦擦通体金银清晰可见。造型精美。
5---名擦,背后均有大师个人印鉴痕蜕、指纹或标记。或者藏文“擦”字。模具特制,造型精美。造像粉本质地优良。
6---班青准堆和玛依护法,代表图片分别为金刚灭蛇和牛背金刚。
7---布擦。因为制作成分含有大量盐分和药物,擦擦制作好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会有盐分结晶于表面之上舌舔有咸味。一般与之配套的还有大师衣袍僧帽。结晶后表面较为粗糙。

注释:
《西藏考古》西藏人民出版社 向红笳译   意大利G·杜其著
《雅隆史》    西藏人民出版社  释迦仁青黛 著【汉译本】
《西藏脱模泥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鹰著
《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栋著
《喇嘛庙-佛的世界》 金坤著
《西藏神佛世界人文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桑丹著




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
 
琉璃的分类、保养方法及价值[转]
Picture

什么是琉璃 ?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 ,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琉璃 ;一种是陶胎琉璃 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 釉制品。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 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 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而成。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 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 制品。

琉璃 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 、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佛教传到中国后,奉琉璃至宝,“药师琉璃 光如来”所居的“东方净土”,即以净琉璃为地,光照“天地人”三界之暗。经书中这样写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古法琉璃 因此成为佛家七宝之冠。

琉璃的分类

琉璃的分类

A类: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什么是琉璃石?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天工开物、珠玉篇》载:“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占城火齐,其类相同……其石五色皆具……此乾坤造化,隐现于容易地面。”现在,天然琉璃石日益稀少,尤为珍贵。
 什么是琉璃母?
 琉璃母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使其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改善。《钱围山业谈》载:“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琉璃母者,若今之钱滓然,块大小犹儿拳……又谓真庙朝物也……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色,而不克自必也。”

B类:台湾琉璃。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来。工艺脱胎于[pate-de-verre],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为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有明显的差异。但因为两者形态近似,有人把台湾琉璃称为西洋琉璃。
 
C类:水琉璃。

水琉璃是如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打没有琉璃的金属之音,而且日久容易变色、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非常低。


琉璃的制作工艺

古法琉璃 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


琉璃 的价值

     琉璃
 属于价值不菲的工艺艺术品,它的价格比水晶还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古法琉璃 材料的特殊性,而且其工艺极具复杂性与高难度,因此其成本非常高。其二,琉璃是一种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 产品.

琉璃在古代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战国琉璃供王室佩戴。古琉璃的价格,应远高于当时玉的价格。

 一件琉璃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一是看它能否反映玻璃的特质;二是作品工艺的精致度,琉璃的铸造要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

    现代西洋琉璃主要以台湾和欧美制造工艺最佳,由于其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而极富艺术美感。普通装饰件大小的琉璃藏品价格一般在人民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制作厂商普遍采用全球限量发售,这使得琉璃尽管批量生产,却具有收藏升值潜力。一件宋楚瑜访大陆时送给汪道涵的琉璃作品千禧龙,于新千年推出时售价1000美金,而如今公开售价已经达到2000多美金。

古董珠饰渐成收藏新时尚 琉璃珠升值空间大.现在,许多对古玩有些研究的收藏家们,身上也会带些珠串,这些珠串,大都是些古董,相对于新的珠串,显得更有品位,也更有收藏价值。 许多古珠在古代就是一种神秘的护身符,这些久远的古物能给佩戴者带来吉祥与宁静,具备一定的心灵价值。

     古代珠饰首先是珠宝,其次是古董。既是古代的珠饰它就有珠宝的价值,客观上古珠饰的价格,目前还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值。古珠饰是古董、是文物,它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加上其材质本身的价值,其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质,传达着深邃的历史文化。珠串的神奇之处,它们长期以来许多收藏家们的藏品,其中不少珠品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中日益珍罕,倍显珍贵。琉璃珠,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早已是公认的重要文化艺术品。除欧洲、美洲、非洲等各大博物馆,有专业专区的收藏、展示、研究外,还有很多专业的珠饰博物馆,崭新的角度展示、呈现于世界大众面前。其特异的文化艺术性,是非常迷人的。

 老珠的品种、数量不但日益减少,价格也一直持续攀升、增值,部分珠品甚至有行无市而十分难觅。老珠市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除了纯商家以外,不论是精选细挑的藏家或玩家,还是不计好坏以大量购入为乐的纯买家,其购入后就很少再将藏品卖出。

  古珠身上的神秘图案,在古人心目中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春秋至战国时期经济繁荣,百家争鸣。半透乳状的铅钡玻璃材质温润有加,琉璃璧以谷纹居多,琉璃剑饰多见柿蒂纹,做工严谨,显得精神气十足。战汉时期以玻璃工艺制作这些礼器或者饰品的器形功用,均与玉器一致。简洁的礼器造型被古人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传沿至今。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是古玻璃器中最经典的类型,结合“缠芯法”与“镶嵌法”制成。多见蓝、绿、白色玻璃胎,表面嵌黄、白、蓝色相间的的多层圆环眼饰,形似蜻蜓的复眼,俗称“蜻蜓眼”。源于埃及,但极富创造力的战国工匠将蜻蜓眼工艺演化到极致,孕育出独特的中国风格。色彩布局规整大气,使之成为当时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古代琉璃的清理与保养


玻璃器虽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本身结构容易膨胀变化,更加要仔细处理。皮壳作为长久的化学反应,也是一种平衡的表现,不可随便清除。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固定一个地方摆放,控制适当的温度,绝对要避免曝晒或者冷藏等温度的急剧变化,使之慢慢适应。大件或者高古的话建议先放几年不清理,尽量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古代玻璃的清理,有器皿大件、珠饰小件的区别,也要看皮重皮轻,高古近代。
高古、大件及皮厚的最好保持原有品相。小珠类先看其坑口的出土状况,皮壳轻微的可以考虑适当清理。
品相好不脱皮的可以用酒精清洁,同时也是消毒。不宜用水,也不宜用84消毒液或者清洁剂。
如果珠类是作为装饰品佩戴于身体,提供一个小方法先行处理:把单颗珠置于小棉袋中戴一阵子,让珠子的表面与棉布接触,使之适应。
如果是高古的战国蜻蜓眼珠之类,皮重的就尽量不用清理。
如果是立件,在放置好之后,就尽量不要搬动,也不要上手!
古代玻璃的质地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及保存环境,古玻璃器的保养应该以预防性保护为主。
玻璃在常温下为刚性体,硬度高,具脆性。在收藏中尤其要防挤压、碰撞、振动等机械性损伤。玻璃长期在水、酸、碱、空气等物质的参与下,会从表面开始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如造成潮解、腐蚀、碱化、失透、粉化、晕色、虹彩、脱落甚至炸裂等现象。
我们一般认为玻璃化学性质稳定,是耐水的,其实水会对玻璃表面产生化学侵蚀作用,空气也是如此。
所以说,保存玻璃的基本环境条件是低温干燥并保持空气纯净度无污染。其相对湿度应以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下限为宜,即RH在35-45%的范围。潮湿环境对玻璃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
对已经风化腐蚀的玻璃器,除改善保存环境防止袭击损坏外,可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对出现表面粉化、脱落等现象者适当封固、粘结。受一定风化影响,透明度下降程度稍轻的玻璃器可用稀释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碱,恢复透明度。
古代遗存较少、脆弱易损者,应倍加妥善保管。
如何清理皮壳,或如何盘玩古代玻璃用以佩戴?
这里特别指出古代琉璃不同于玉器,其皮壳本身就是玻璃器的特征与赏玩之处。除清除外加的杂质外,如果非特殊原因应尽量保持原状,以免得不偿失,尤其指高古或一脆损者。就笔者所知,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古玻璃破损非常之多,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Picture
左图琥珀腰牌是自己用琥珀原石手工打磨出来的,因个人喜好没有做镜面处理。
1、工具
a 、 雕磨机  可以用来琥珀的整形、雕刻、切割、打孔、抛光。不贵200左右。
b、砂纸  水磨砂纸280#、400#、800#、1500#、2000#。水磨砂纸号数越大越耐磨越细.
c、牙膏 、粗棉布   配合使用。用于镜面效果的研磨。
2、步骤
a、依据琥珀原始的形态,将琥珀切割整形进行粗加工。
b、在砂纸上洒点水,然后琥珀沾水打磨,顺序是:水砂砂纸280#→  400#→800#→1500#→2000#。左手拿着砂纸贴在巴掌上右手拿着琥珀这样磨才有弧度效果。砂纸下面需要垫一个干毛巾,防滑,这样也可以打磨出来的琥珀弧度效果。
C、把牙膏裹满琥珀全身,放在粗棉布中不断擦拭,直至满意。
3、创意与制作成品  原则是依形而雕、顺势而为。
加上老的料器珠子、紫檀、翡翠、银隔片做配饰,一个漂亮的琥珀腰牌就做好了。


 
1. 每日为服务病人而沒有時间照顾自己的医生及护士,尤其是急诊室及隔离区內的工作者。
2. 经常使用行动电话的人。
3. 在马路上辛勤工作的交警。
4. 每日必需长时间驾驶的人,如火车及卡车或计程车司机等。
5. 必需经长使用警示灯的人,如警车及救护车等。
6. 每天必需使用电脑的人,如资讯业者、证券业者、学生等。
7. 全身疲劳却又失眠的人。 [ 紫水晶原矿石 & 黑曜石佛珠 ]
8. 办公大楼内一直坐着工作的上班族。
9. 处于通风不良且受二手烟威胁的工作者。
10.住所或工作场所位于变电所附近或室内都是电品器化产品的人。
11.工作上必需使用化学药物,如使用染剂的染工、使用杀虫剂的消毒人员、使用清洁剂的清洁人员或油漆工等。
12.炼油厂和加油站工作的人。
13.经期不顺或会痛经的女性同胞。
14.三餐不正常和胃酸过多的人。


 
    首先说辐射是什么。辐射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生火取暖。火的热能就是通过辐射这样一种形式让我们觉得暖和的。 其次是要分清辐射源和能量类型 一类我们称之为:非游离辐射,其能量源较低。比如太阳、日光灯等 一类被称为:游离辐射,其能量较大,能使物质产生游离作用的辐射。 水晶同其它宝石一样,形成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含有部分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钛、锌、镍、钻、硒等,或由于形成时受到地下放射性照射而保留有少量放射性元素,而对人体的影响现在还没有明显的研究表明有负面作用,因为无论是有益元素也好,有害元素也好它的含量都是微量的,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再说我们本身处的环境就是充满辐射的环境,电视,音响,随身听,电脑等等,都有辐射,所以不要谈辐射色变 水晶能够去火,吸收阳性,负性,阴性功能,启发灵性,帮助冥想水晶可以放在电视机等电器边上,因为她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辐射线,减少居家污染。把水晶放在衣袋里,或佩带于身上,可以吸收四周能量,减少环境对身体的侵害。水晶具有美感,怡情养性,减少苦闷,是最佳助缘体同时使生活顺利但是一定要戴天然水晶,假的或仿的或合成的 最好别戴。
    水晶石在进行精密加工的打磨过程中,会使这些效应聚焦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促使人体内部各种功能更加协调、精确地运转。水晶,在《山海经》中,曾被誉为水玉、水精、菩萨石等。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安心明目、去赤眼、提神、利便、补脏、降血压、温肺肾、熨热肿、摩翳障",还能治疗"肺痛吐脓、咳逆上气、悦颜色"等神奇功能。现代科学也表明:水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铁、镁、铜、锰、钛、锌、镍、钴等微量元素。水晶还有微弱的电磁场,可稳定人的情绪,增强应变能力。

 
Picture
    一、聚宝盆的形成   
       聚宝盆的原始形态是一颗如球状的原矿(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结晶水,常见于火山岩中,其成矿作用主要是岩浆热液填充在灰质岩中),它是一种天然的瑪瑙球状体, 属天然玛瑙原石,内由玛瑙和水晶构成:
       外壳的形成:在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的大量岩浆发生流动,岩浆周围的地下水侵入出现了水液交融,水遇炽热岩流形成汽液混合物,在岩流中就形成气泡,随着岩流运移气泡发生滚动,当岩浆停止流动,气泡也随之定位。这时气泡外形也就不再变化。它们的形状有:圆球状、椭圆形、还有的呈上尖下圆水滴形。尖端指向岩浆源,圆端指示岩浆流动方向,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形状不同的玛瑙聚宝盆的外壳。

       内部形成:由于外壳封闭不严、部分地下水渗入从而生成矿物原生水,一旦钻入岩石的气孔之中,便冷凝成玛瑙。玛瑙随时间的延长而冷却,最外层的二氧化硅逐渐形成了隐晶质、不透明、不漏水、不透气、致密坚硬的薄壳,壳内含气体、液体和二氧化硅胶体。第二层二氧化硅胶体冷却后形成玉髓,分布于壳的内壁。中间二的氧化硅胶体再次冷却,压力减少,结晶速度缓慢,便形成了石英颗粒和水晶晶簇,而部分液态矿物原生水则随着热气蒸发出来,最终只剩下石英颗粒和水晶晶簇组成的一个空洞。
二、聚宝盆的主要产地:巴西
三、聚宝盆的颜色:
       玛瑙聚宝盆中石英颗粒和水晶晶簇由于所含金属矿物质(如碳、铁、镍、锰、铬、铝、钙、镁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颜色,常见的有黄、白,黑、紫、蓝、褐等,其中红色最为稀有。有的聚宝盆内的结晶体是七彩的,十分稀有,非常漂亮。
四、聚宝盆的作用及摆放位置:
1、聚宝盆可以作为其他水晶、护身符、幸运符等净化、充电的理想工具;
2、传说可以实现人的心愿,即将心愿写在纸条上并用心冥想,存入聚宝盆几天后,将其火化,让纯正加强的心念随着火、风传达实现。
3、将聚宝盆摆放在钱柜或保险柜的上下、左右可接触的位置,有聚气、聚财的效果。注:屋内必须保持积极、乐观、正面的生气(态度、气氛)。
4、将聚宝盆摆放在屋宅或财务部门的财位,纳气越多,格局够大,就越能发财。放在房宅内的生气方,则有生气、纳财的积极作用。

       大自然鬼斧神工已是令人惊叹,而聚宝盆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一个圆形玛瑙球,切割开来,中间竟是空的,形成球形盆子,里面又长满了细小的结晶体,如秋霜,像冬雪,在光线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加上玛瑙色彩斑斓。便被称为聚宝盆,也有人称之为龙穴。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洞天福地,水晶生成、辉映、相互作用和振荡,形成绝佳的聚气场所。在西方,人们认为将自己的宝物或愿望放在里面,一边观想和祈祷,对愿望的达成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常将自己的愿望写在一张纸上,折叠包好,静心冥想过后,再放入玛瑙聚宝盆内,让能量在其中激荡强化,取出后,将之火化烧掉,借助火的力量,将愿望传入自然界,多能心想事成。
       而中国民间对于玛瑙聚宝盆的说法则是这样的:若你很会赚钱,但也很会花钱,则可能是屋宅的气过于流通,所以不聚。可以在房屋最后面、靠中间的吉位上摆放一个大型的玛瑙聚宝盆,然后在各门后、窗前容易通气的地方摆放一个大型的聚宝盆,人后在各门后、窗前容易通气的地方也摆上相对小的聚宝盆,就能有聚气的效果,使主人能赚,能存。



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
 
Picture
       当今,不少收藏者喜欢收藏天然水晶工艺品,但在收藏过程中,如不留神,则容易与人造水晶混淆,上当受骗,须仔细观察分辨,学会鉴别,需紧抓“四要”:

  一、要观察外表:天然水晶晶莹、润泽,表面看去似有一层薄薄的油色,白水晶白得发青;而人造水晶看上去则呈干而白。

  二、要用手捏摸:天然水晶凉度高,有油腻感;而人造水晶则失去这种感觉。

  三、要测试硬度:天然水晶硬度比人造水晶或玻璃要高,如将两者互划互擦,就会发现问题,出现差异,同时一摸就会有一硬一软的感觉。

  四、要查看色泽:天然水晶其色泽并不均匀;而人造水晶或玻璃制品色泽就一致,且纯度高。

  天然水晶从颜色上看,极少蓝色或明亮的黄绿色品种,故看到这样的品种,就可以基本上鉴定是人工合成的。

  对于其他颜色的彩色水晶的鉴别,可在桌面垫一层白纸,看到的样品如果颜色(色带)不均匀则有可能是天然水晶,如颜色特别均匀,则肯定不是天然水晶。

.

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
 
Picture
斑彩螺

  中文名称:斑彩石

  英文名称:Ammolite

  别名:菊石

  硬度:4.5 - 5.5

  比重:2.75 - 2.80

  折射率:1.52 - 1.68

  颜色:具有七种彩虹色,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斑彩螺化石又叫发达螺或幻彩螺正名叫菊石,斑彩石,为亿万年的海底生物化石,备有七色光芒。菊石是由鹦鹉螺(现在仍然存活在深海中)演化进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体外有一个硬壳,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菊石类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可达到2米。  在菊石壳的表面有许多的壳饰。壳饰是生长纹和生长线的总称,与螺口平行。有的是与壳体的旋卷方向平行的纵纹,有的是与壳体方向垂直的横纹。  菊石壳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多为平旋的壳。壳体以胎壳为中心在一个平面内旋卷,少数壳体呈直壳、螺卷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壳体表面有时平滑,有时有生长线纹、纵旋线纹、横肋、瘤、刺、沟、脊等装饰,菊石的壳口覆以口盖。按照不同的形态,可以将菊石缝合线归纳为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和菊石式。  菊石化石均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并与许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过研究,推测菊石栖居在热带至温带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壳壁较厚和具粗强壳饰的类型是较不活动的类型;壳壁较薄、表面平滑和具尖饼状壳形者是较活动的栖居于较深水体的类型。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可划分出颇为精细的菊石带。在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所含的各种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斑彩宝石起源于充满神秘色彩,欧洲人视之为风水石,更将它镶成各种各样的饰物佩戴在身上,,用以祈求幸运降临。 班彩宝石等级鉴定.斑彩宝石所透出的颜色,与光谱中颜色是相同的。但不论是什么颜色,一颗好的斑彩宝石,颜色必须鲜明的。一般可见的斑彩,是以红色与绿色居多,而愈靠近蓝色跟紫色的色彩较稀少也很少见,所以相对的价格也会高一些。目前有许多斑彩螺渐渐濒临绝种,而斑彩宝石本身的质地脆弱且珍贵,斑彩都有一层尖晶石的保护膜. 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通常分为9目约80个超科,约280个科和约2000个属,以及许多种和亚种等。
 
斑彩螺经过七千万年演变成化石,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为人带来人类所追求种种好运﹐诸如健康﹑财富﹑家庭﹑子孙﹑名誉﹐知识与权力。   斑彩螺还有助平衡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一块斑彩宝石上兼有五种以上的光彩, 也就是拥有开发人体五大莲轮的功能。能畅通人体的气流﹐使人感觉舒畅﹐能降低人体毒素﹐转化身体上的负能量为正能量﹐是良好的护身符和吉祥物。斑彩螺有助吸财的能量﹐如其形状﹐卷抱着﹐有入无出。用于风水﹐可增加风水的力度。斑彩可称能量之皇。它更于公元一九八一年被欧洲宝石学会(CIJBO)认定为宝石,除此之外也获美国宝石学会(GIA)认定为宝石新宠,难怪自出土之后能贵为加拿大的国石,更曾为日本皇储大婚时的婚饰,顺理成章地成为目前宝石界的新宠儿





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
 
Picture
      水晶原矿水晶 (Quartz Crystal)是指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1676年英国人George Ravenscroft发现水晶。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透明的石英晶称水晶,一般为白,灰白,乳白色,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或集合体,油脂光泽,无劈开断口,贝壳状,硬度7,比重2.65。
       国际上通常以Rockcrystal来特指天然水晶,别名晶石、水晶石、水玉。水晶为物理上,化学上均甚安定之材料,其压电性质(Piezoelectricity)及弹性性质使其机械振动表现於电气上时,有高Q值、低动率,高敏锐性、高稳定性、… 等优良频率特性。因此凡是要求高度精密,稳定频率之振荡器、滤波器皆须用水晶作为振荡材料。其用途如频率合成、计数、导航、导向、传真、电脑、通信、计时、… 等其在国防军事上的用途,更见其重要性。
     水晶Rock Crystal Quartz的最主要元素是SiO2(二氧化硅),就是Quartz(石英)。我们常把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其实他们是相同元素的。石英的化学成分就是二氧化矽SiO2,属六方晶系,摩式硬度为7,比重为2.66,折光率为1.54-1.55,双折射率为0.0009具玻璃光泽(玻璃则无双折射率)。而常见的石英多为块状体,但是偶尔也会有具良好且透明的结晶。各种水晶含有不同的微量金属,使各种水晶拥有其独特的颜色,紫水晶含少量铁、黄水晶含少量金砂石、粉水晶含少量钛。 
        而SiO2(二氧化硅)一般分为两种--低温石英及高温石英。水晶的生长温度约在550-600℃间,在550-573℃之间生成的属於低温石英,常见的水晶即属此类,其水晶簇柱是六角柱体(六方晶系);573-600℃之间生成的属於高温石英,玛瑙就是常见的高温石英。
       水晶频率平均每一秒释放出八百万次的震荡,古时人们已知道水晶充满能量,但过去科学不发达,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水晶,到了近代两个世纪,科学起飞,人们逐渐发现水晶的物理性。在上十九世纪未,科学家已发现石英有Piezoelectricity ( 压电性 ),於石英一端施压,另一端会释出电荷。 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又发现石英有Frequency(振荡)现象,当水晶通电时,水晶会膨胀,截断电流时便收缩到原来大小;不断快速地重复供电、停电,水晶则不断的高速胀缩振荡,而振荡的频率却极为隐定。因为振荡频率高速而隐定,所以水晶便被制成晶片,是电器零件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多年对水晶的深入研究,水晶被确定有五大功能:聚焦折射、储存资料、传递讯息、能源转换、能量扩大。聚焦折射Focus 古时人类已发现水晶有聚焦功能,也可把光线折射,通过水晶这特点可造出凸透镜、凹透镜等。於雷射运用中,晶片和光速之合用,可使於读秒声中测出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利用晶体的特性以可激发出高能量光束、强大、高度平行,精密者可运用於眼科手术,巨大者可运用在如「星战计划」中摧毁来袭的飞弹等等。


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
 
Picture
    蜜蜡即是琥珀(Amber),在中国又有顿牟、育沛、虎魄等不同名称。其化学成分以碳、氢、氧、硫为主,间或有方解石等其他少量物质。它是松柏等为主的树脂经过地质变化,于数千万年前埋入地层中经地层压力与地热作用石化而成的非晶质的天然有机宝石。

何谓“风化”?风化是物质经过不同时间而通过自然环境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影响,使其在质与形上发生的各种变化。即如中国的玉,其原石阶段的自然风化我们称之为“皮”,琢制后受到的自然风化,我们称之为“沁”。而那些提油、煅烧、染色的人工方法均不能称之为“风化”。

老蜜蜡珠在时间与环境影响下,有哪些包括风化痕迹在内的常见变化。

一、风化纹
老蜜蜡珠的风化纹大体上有:冰裂纹、网纹、类分子聚合纹等。

1、冰裂纹:有较粗大而疏简的开片裂线纹,类似宋官窑特有的大開片釉纹。

2、网纹:网纹基本上可见粗细之别,是由较冰裂纹短而细密的裂线纹组成。网纹细密且均布相接,颇似宋哥窑“百圾碎”之小开面釉面。

老珠之风化网纹粗细有别,纹色深浅有异,具有多种层次,颇似宋哥窑的“金丝铁线纹”。用放大镜观看,其绵密网纹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事实上,多数风化纹,粗观似网,细视之则或单线或数线成组,多不交织。而网裂纹直而不硬,曲而不软,线尾以细锋见收,似书画之撇捺收笔,而极像钧窑特有的“蚯蚓走泥纹”,缩小版。

另外,用高倍放大镜观看老珠的裂纹线的两侧,呈现钝而不锐,是长期穿佩自然磨蹭的见证。而纹线颜色深浅不同,是风化裂纹的形成时间先后不一,且环境有别,接触不同物质渐次渗入这些裂线中,积久而成。所以,我们用高倍放大镜看很多老蜜蜡珠,那些风化网纹有数个不同的层次,而纹线的粗细、疏密,颜色的浓淡,合为润透的风化纹理。

3、类分子聚合纹:很多时候,我们在老蜜蜡珠全面或局部不可见任何网纹,但有较浓深的风化色状显现其“老态”(常见老珠两端为多)。我们在合适的光照下用高倍放大镜仔细察看,可见其深色部分并非染着色面,而是表层风化形成非常细腻的类分子聚合状纹网。老蜜蜡珠往往因珠形、穿佩方式及佩者的活动性质不同,长期下来在其不易触磨的部分,留下较多的自然风化痕迹。

而老蜜蜡珠最可爱的是常常聚合了各种风化纹于一体,让人玩味无尽,绝非任何人工方式可以仿真。

二、穿孔部分的老痕

谈到老蜜蜡珠,不能不看看另外一个重要的时间记录,即孔道部分。蜜蜡珠因质地不购坚硬且性脆,打钻中因温度及压力变化,易产生平行于孔道的细微裂纹。而经时日久,细裂纹中渐渗入物质而成深色。这些细微也因风化作用而出现类似蜈蚣脚或松枝般增生的纹理,更见在这些纹理间因风化而形成的细密网纹,合为多层风化现象。

部分老珠,外表已经过再抛光处理,只见近现代浅风化纹,唯孔道内依然留下老风化纹而成为历史的见证。多数老蜜蜡珠因其时的制作工具及工艺,致使孔道一边大一边小,但也非常顺畅。偶见老珠孔道内有老工阶梯痕迹,亦合以风化纹,更显古拙典雅。

另外,老珠的孔口因穿佩紧绳长久磨损,以致逐渐形成喇叭口状或轮齿孔状。老珠中仅有极少部分是初始制作刻意形成异样孔口的。仔细观察,可见各孔口有不同的磨损形状,且孔道内显见多边的老风化纹理。各形各色“老晶蜡珠”,因透明度较高,可以清楚看见孔道内的风化痕迹,在近洞口部分则因佩线磨蚀较少纹理,并呈喇叭口状。
三、鼠噬痕
很多老蜜蜡珠两端常见平行状刮痕,多半被误解为磨损痕,其时,那是老鼠啃噬造成的痕迹。因蜜蜡珠形似坚果,味有香气,老鼠若得时机,即以双前爪抱定而啃咬,数口后知道并不能可食而弃置。往往一株在不同时间数次遭鼠啃噬,形成多次啃噬痕迹。在老珠的啃噬凹痕处可见非常细密的风化纹。鼠在中国不但为十二生肖之首,也为招财进宝的瑞兽,以“财鼠”视之,遭受老鼠啃噬的老蜜蜡珠似乎也能助聚财运。

四、烧灼痕
蜜蜡珠,经火烧后先产生颜色变红现象,继而爆裂出多层次浅弧形纹,部分崩失。若继续烧灼,蜜腊珠则变黑并燃烧。爆裂或因高温或受击打的破口像玻璃口一样,呈贝壳纹。有的蜜蜡珠,有不同的火烧纹,其主要是由于宗教礼仪用物。自西方至中国西藏都可以见到,它是用高温金属烙炙而成。在小炙痕周边可以见到因爆花而形成的反光现象。国际市场上有人专收此类老珠,有时价格还高于普通老蜜蜡珠。

五、爆纹及金沙纹
关于爆纹及金砂纹,一般称之为爆星、爆花之老蜜蜡珠,成因均由温度及压力变化,导致内部爆出片状、弧状的多层裂痕,造成光线在裂片面上产生反射效果。

金沙种蜜蜡,指那些反射金光沙点的原因是全珠由表层而深入肌理,布满极细密的微小爆片,光线反射造成荧光般炫亮的效果。其表面的小爆片常有断崩现象,形成一些细微的新月状风化纹。
此外,我们偶见一些老珠整体布满绵密小气泡,极似金沙小爆片,但是反光则没有金沙种蜜蜡亮丽。
六、老坚珀
有的老珠在正常光线下呈黑色,在通过特别光束后即见其呈现润红色及爆花纹,非常动人。老坚珀不仅是众珀之长,在国际上也是最高档的老珀珠。此类老珀珠部分颜色稍淡,部分偏棕色,并非每珠都是浓黑深红的。

老蜜蜡珠除了传世品以外,也多有出土者。不论何种来源,常累积了很重的污垢,必须经过清洁与消毒,切忌不可伤及本质及老风化纹,而后再耐心手盘,组串佩饰,一段时间后蜜蜡珠表面则呈现出润泽宝光,即为“人气”饱满,令人珍爱。